当传统制造遇上数据链
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
一场“工业进化论”正在上演
近日
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电机
自主研发的“数字测量引导加工技术”
在水轮机顶盖、底环轴孔加工等场景
实现规模化应用
轴孔分度绝对精度提升60%
找正效率提升85%
如此高精度的加工
可以让同一项目不同台份的顶盖、底环
实现完全互换通用
彻底告别逐台配加工的传统模式
为柔性化排产与电站现场灵活安装
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
“测-算-干”闭环
“三连招”玩转精密加工
这套“智造秘籍”
就像给机床装上了“火眼金睛”和“最强大脑”
“A测-B 算-C干”的新型加工模式
实现了水电装备大件加工的“精度革命”
智能感知(A测)
采用激光跟踪仪等先进测量设备
以“火眼金睛”实时跟踪机床刀具位置
实现微米级精准空间定位
再微小的偏差都逃不过它的法眼
数据中枢(B算)
测量数据通过无线高速网络
直达云端“大脑”
基于空间坐标算法实时解算
当前点位与目标点位的三维偏差
形成精准的加工引导指令
比老师傅的经验都还准确
执行控制(C干)
加工指令经数据链反馈至数控机床
数控机床接收指令后自动调整
驱动刀杆完成精准走位
彻底告别反复调试的烦恼
实现 “测量-计算-执行” 的闭环控制
数据链协同
构建智能制造新生态
作为制造单元实现智能化的“中枢”
数据链技术串联起生产全流程的智能节点
如同生产过程全程贯通的“数字动脉”
让工艺参数、设备状态等数据如血液般实时流动
滋养着制造全周期的每个环节
作为智能感知领域的核心技术
东方电机“数字测量引导加工技术”
正在推动制造范式实现
“经验驱动”到“数据驱动”颠覆性变革
该技术打破了传统单机加工的性能局限
既发挥单一设备的专业优势
又通过数据协同规避个体短板
为解决大型发电设备面临的
超尺寸加工、高精度定位、机床热漂移
等行业难题提供了全新方案
东方电机正推动
数字测量技术向更广领域延伸
推进数字装配技术、
多机协同加工技术规模化应用
让精密制造从“单点突破”迈向“系统革新”
探索柔性化、智能化的下一代测量解决方案
为全球能源装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
注入中国智慧与制造力量
利众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